深圳助力东源绘就乡村旅游好风景

本文转自:深圳商报
读创/深圳商报采访人员 何鑫
“一对一”精准帮扶、探索特色脱贫产业、搭建消费扶贫平台、实施劳务协作等扶贫举措, 以市场运作将消费与生产、流通结合, 用消费扶贫强化贫困地区“造血”机能, 多年来, 在深圳全面对口帮扶下, 河源市东源县经济快速发展, 旅游行业更是成果喜人 。
东源县的义合镇下屯村和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康禾镇仙坑村, 为河源浓墨重彩绘就了乡村振兴好风景 。
义合镇下屯村:打造红色拓展基地, 助力乡村振兴
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位于风景如画的东江国家湿地公园内 。 该村北面是蜿蜒起伏的群山, 南面是蜿蜒流淌的东江, 东面是客家民居群, 平均海拔220米左右 。 悠悠东江水从村边缓缓流过, 两岸的百里绿竹给这南国的画里水乡涂抹上一笔清秀、亮丽的色彩 。 在这里, 蓝天、青山、碧水、绿竹浑然一体, 美不胜收 。
深圳助力东源绘就乡村旅游好风景
巍巍青山下, 阮啸仙故居静静伫立 。 这是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阮啸仙出生的地方, 他在此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期 。 故居内陈列了阮啸仙生前参加革命活动和早期生活的史料, 并展示了阮啸仙生前用过的部分物品, 通过文物、照片、声像等方式集中展示阮啸仙的爱国思想及事迹 。
阮啸仙学堂与故居遥相对望, 是阮啸仙童年学习和接受革命启蒙的地方 。 在馆员的讲解下, 阮啸仙的光辉事迹更加激励人心 。
深圳助力东源绘就乡村旅游好风景
【深圳助力东源绘就乡村旅游好风景】自去年阮啸仙纪念大桥通车后, 渡船就退出历史舞台, 东源县义合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, 将渡船粉刷一新, 并将码头进行改造, 打造成一个红色拓展基地 。 基地围绕阮啸仙文化的传承发力, 成为吸引游客的红色景点, 助力乡村振兴 。 而基地内还有另外一处景点, 改造成奶茶店, 并引入社会资本, 为前来旅游参观的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场所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