婺剧发源地 婺剧的发源地是哪里


婺剧发源地 婺剧的发源地是哪里

文章插图
婺剧发源地是浙江省金华市 。婺剧俗称“金华戏” , 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 , 是高腔、昆腔、乱弹、徽戏、滩簧、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 , 俗称“金华戏” 。建国后 , 因金华古称婺州 , 改称婺剧 。
婺剧发源地 婺剧的发源地是哪里

文章插图
【婺剧发源地 婺剧的发源地是哪里】婺剧以金华地区为中心 , 流行于金华、丽水、临海、建德、淳安以及江西东北部的玉山、上饶、贵溪、鄱阳、景德镇等地 。是高腔、昆腔、乱弹、徽戏、滩簧、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 。1950年正名为婺剧 。
婺剧的唱腔由于长期在农村草台演出 , 重做轻唱 , 其唱腔已不如苏昆严谨 , 着重于感情和气氛的渲染 , 而不过分讲究吐字运腔的功夫 , 甚至有的曲牌的唱词成了“堂众曲” , 各个戏中可以自由套用 。
婺剧发源地 婺剧的发源地是哪里

文章插图
婺剧的唱腔主要由二凡、三五七两类 。二凡用小唢呐或笛子(曲笛)以及板胡为主要伴奏乐器 , 并配以“牛腿琴”(又称“金刚腿” , 形似柳叶琴) 。唱时以枣木(两段六、七市寸长的木棍)与檀木梆击节 , 过门往往加快一倍 。二凡有正板、流水、紧皮(散板)等板式 。正板按宫调分为尺字二凡(1=C)、正宫二凡(1=G)两种 , 尺字二凡又按第一分句的落音不同 , 分为六字、尺字、伍字、仕字四种样式 。
婺剧发源地 婺剧的发源地是哪里

文章插图
一般地说 , 尺字二凡激越豪放 , 正宫二凡雄壮悲怆 。三五七以笛子(曲笛)和板胡为主要伴奏乐器 , 有快、中、慢和高调、正宫之分 。它是由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的唱腔 , 曲调流丽、清柔、婉转 。乱弹戏抒情性强 , 欢快处唱三五七 , 激动愤慨时唱二凡 , 一戏两腔配合使用 。

    推荐阅读